Steam游戏评测 第三十九期《翼星求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08:25:47
《翼星求生》这部作品在国内没什么人气,相比起其他生存建造作品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点水花也没有——但是其来头却不小,「DayZ之父」的迪安·霍尔在14年从波西米亚工作室离职后成立了RocketWerkz,而《翼星求生》算是这家工作室第一款重量级的作品。然后它们显而易见地失败了,首发版本好评甚至只有50出头。不过虽然今天来看这套玩法已经不算新鲜,但在当时也算是独树一帜的「太空生存建造」(其实今天也没几部),好评率总算是缓慢爬过了70大关,奈何一些根骨上的东西始终无法解决,只能说遗憾。

熟悉的生存建造与超高规格的画面表现
游戏的基础玩法我们已经见怪不该,从一片荒芜之地开始,一步步采集资源建造自己的基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会有各种恶劣天气的挑战,更多是与各种敌对生物战斗。而放到《翼星求生》里,则是非常写实的“动物大战”。必须要称赞的是,游戏体验非常拟真,不仅是一些建造逻辑让你有强烈的现实感,同时无论是恶劣天气的应对还是在这颗荒芜星球上的探险都充满了原始味道,游戏超高规格的画面呈现更是让这一切都更具实感——代价是牺牲一点优化。虽然偶尔会因为掉帧和卡顿感到崩溃,不过就作品为我们提供的「星球探索」的氛围感来说,这个用优化换画面表现力的做法还是利大于弊,在《无人深空》之前,你或许可以先来一把《翼星求生》。

领先版本两年?搞错方向可不行
但是,尽管作品有着还算扎实的生存体验,与天斗、与地斗、与动物斗其乐无穷,游戏的核心玩法似乎出了点问题。在《翼星求生》里,我们作为勘探者,需要完成“大人的任务”,虽然在星球上可以干相当多的事,自由度颇高,不过在任务结束之后,你辛苦搭建的堡垒也会随之归零——这种「究极帕鲁形态」是不是有《致命公司》内味了?而《翼星求生》比它的问世还要早两年!

不过为什么后者大火,前者却遇到玩家的 一致恶评呢?简单说就是,在《致命公司》里你目的明确,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高校地捡垃圾赚钱,以此为基础再进行各种各样有趣的展开;不过在《翼星求生》中,生存和建造是你游玩的基础,但在你吭哧吭哧地打好地基正准备大展拳脚时,系统却提示你所有的努力都要付之一炬,玩我呢?在历经一两次循环过后,玩家的目标便也《致命公司》化了,但这是不是从方向上就出了问题呢?正反馈太少、负反馈太强,这种严重割裂的心流体验便是玩家恶评的原因所在。

总结
总而言之,《翼星求生》在画面的表现力上还算不错,拟真的生存建造体验也的确能给玩家带来比较新鲜的星球开荒旅程。可惜游戏在核心玩法上走错了方向,完成任务以后便清空资源的设定让玩家游戏目标严重缺失,因此评价不高也是可以预见了。只能说没救了,换下一款游戏吧。
